第一次大提速,1997年4月1日,中國鐵路實施第一次大面積提速。京廣、京滬、京哈三大干線全面提速,以北京、上海、廣州、沈陽、武漢等大城市為中心,開行了最高時速達140公里、平均旅行時速90公里的40對快速列車和64列夕發(fā)朝至列車。全路客車平均旅行速度由48公里/小時提高到55公里/小時。
第二次大提速,1998年10月1日,以京滬、京廣、京哈三大干線為重點,進一步提高列車速度。最高運行時速達140~160公里,非重點提速區(qū)段快速列車運行時速達120公里,廣深線采用擺式列車最高時速達200公里,其他線路具備提速的區(qū)段列車運行速度也有一定幅度的提高。全路客車平均旅行速度達到55.16公里/小時。時速140公里的線路由239公里增加到1454公里,時速160公里的線路由268公里增加到445公里。
第三次大提速,2000年10月 21日,全國鐵路實行第三次大提速。提速范圍主要是隴海、蘭新、京九和浙贛線。允許時速超過120公里的線路延長為9581公里,時速超過140公里的線路延長為6458公里,時速超過160公里的線路為1104公里。中國鐵路形成了“四縱兩橫”提速網(wǎng)絡,覆蓋全國主要地區(qū),尤其為東西部人員和物資交流創(chuàng)造了快捷的大通道。東部和西部其他主要城市之間的提速列車運行時間都大幅度壓縮。
第四次大提速,2001年11月21日,鐵路第四次大提速,提速范圍基本覆蓋全國較大城市和大部分地區(qū),包括武昌至成都、京廣線南段、京九線、浙贛線、滬杭線和哈大線等線路。允許時速超過120公里的線路延長為13166公里,時速超過140公里的線路延長為9779公里,時速超過160公里的線路為1104公里。
第五次大提速,2004年4月18日,京滬、京廣、京哈等干線部分地段線路基礎達到時速200公里的要求。直達特快列車在京廣、京滬等繁忙干線以160公里/小時速度長距離運行。全路旅客列車平均旅行速度65.7公里/小時,直達特快列車旅行速度129.2公里/小時,特快列車旅行速度92.8公里/小時。
全路時速120公里以上的線路里程達16500公里,其中時速160公里及以上提速線路7700公里,時速200公里的線路里程達1960公里。
第六次大提速,2007年4月18日,鐵路第六次大面積提速。范圍包括京哈、京廣、浙贛、滬杭、京滬、隴海、膠濟等干線,覆蓋全國17個省、直轄市。第六次大面積提速后,我國鐵路既有線提速干線旅客列車最高運行時速達200公里以上,京哈、京滬、京廣、膠濟等提速干線部分區(qū)段可達到時速250公里。我國鐵路既有線提速已至極限。
第七次大提速?
第四、國鐵集團正式啟動了更高速動車組的研制。按照國鐵集團的要求,更高速研制高鐵的時速將達到400km/h的運營時速,并計劃命名CR450。
第五、《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(wǎng)規(guī)劃綱要》提出研究推進高速磁浮通道布局和試驗線路建設。目前,時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正式下線。